由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支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農業部信息中心、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農業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等協辦的“2017中國農業展望大會”(2017 China Agricultural Outlook Conference)將于2017年4月20-21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本屆大會是我國召開的第四屆農業展望大會,大會將圍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信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等熱點專題,探討未來10年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交流共享農業展望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經驗。本屆大會內容包括以下3個方面,一是發布未來10年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7-2026年),分析當前市場形勢,展望未來市場走勢。二是開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肉類、禽蛋、奶制品、蔬菜、水果、飼料等18種(類)農產品市場供需形勢的專題交流。三是進行“三農”熱點專題研討,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互聯網+”現代農業、大數據與農業監測預警、農業資源環境、農村金融與保險、國際農產品貿易等主題進行專題報告。
屆時農業部等國家部委相關部門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主管部門領導;農業部全產業鏈農業信息分析人員;相關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從事農業監測預警、農業展望、經濟分析和信息分析的相關專家與學者;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行業協會、涉農企業、咨詢機構人員;涉農金融證券、期貨從業人員;國際組織及相關國家的農業專家、駐華機構代表等將參加會議。
據悉,召開農業展望大會并發布農業展望報告是發達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的普遍做法。美國自1923年以來每年都發布農業展望報告,澳大利亞從1971年開始每年召開農業展望大會并發布農業展望報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自2005年以來已經連續12年發布農業展望報告,對全球農產品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召開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是我國適應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發展的需要,是創新農業行政管理方式、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機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通訊員 雷潔)
大會詳細內容請通過以下方式了解。
大會官網:
本屆大會是我國召開的第四屆農業展望大會,大會將圍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信息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等熱點專題,探討未來10年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交流共享農業展望的新方法、新技術和新經驗。本屆大會內容包括以下3個方面,一是發布未來10年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7-2026年),分析當前市場形勢,展望未來市場走勢。二是開展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肉類、禽蛋、奶制品、蔬菜、水果、飼料等18種(類)農產品市場供需形勢的專題交流。三是進行“三農”熱點專題研討,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互聯網+”現代農業、大數據與農業監測預警、農業資源環境、農村金融與保險、國際農產品貿易等主題進行專題報告。
屆時農業部等國家部委相關部門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主管部門領導;農業部全產業鏈農業信息分析人員;相關科研機構及高等院校從事農業監測預警、農業展望、經濟分析和信息分析的相關專家與學者;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行業協會、涉農企業、咨詢機構人員;涉農金融證券、期貨從業人員;國際組織及相關國家的農業專家、駐華機構代表等將參加會議。
據悉,召開農業展望大會并發布農業展望報告是發達國家和有關國際組織的普遍做法。美國自1923年以來每年都發布農業展望報告,澳大利亞從1971年開始每年召開農業展望大會并發布農業展望報告,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自2005年以來已經連續12年發布農業展望報告,對全球農產品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召開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是我國適應農業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發展的需要,是創新農業行政管理方式、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機制,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通訊員 雷潔)
大會詳細內容請通過以下方式了解。
大會官網:
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注冊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