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奶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科技創新團隊在玉米秸稈高效利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新進展,揭示了瘤胃微生物與纖維降解的作用機制,建立了基于蒸汽爆破預處理秸稈的高效技術。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生物質技術(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我國秸稈資源豐富,大力發展秸稈飼料化將有助于解決我們牧草資源短缺和人畜爭糧等產業問題。然而,在反芻動物養殖中,秸稈的瘤胃降解率偏低,限制了秸稈的廣泛和大量使用。當前,酸或堿類化學劑被用于預處理秸稈,提高秸稈在瘤胃中的降解效率,但是這些化學劑對環境和動物存在負面影響,因此開發新型安全高效的秸稈預處理技術,對于發展我國反芻動物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研究引入物理性處理技術—蒸汽爆破。研究發現,蒸汽爆破不僅顯著降低了秸稈中半纖維素含量,提高了纖維素的相對含量,而且提高了秸稈發酵產氣速度、木糖等還原糖和VFA產量,促進了瘤胃微生物發酵。經觀察發現,蒸汽爆破秸稈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降解率顯著升高,且蒸汽爆破秸稈的表面粘附更多的微生物,并且易快速形成致密的微生物生物膜。因此,蒸汽爆破預處理能破壞玉米秸稈纖維結構,提高瘤胃微生物粘附效率,增強秸稈瘤胃降解率和發酵能力,為奶牛產奶提供更多的能量和營養。
趙圣國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王加啟研究員為通訊作者。(通訊員 高冰清)
原文鏈接: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960-8524(18)3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