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加強甘藍新品種展示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蔬菜花卉所舉辦2018年春甘藍新品種展示會
發布時間:2018-05-16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作者:呂紅豪
5月8日,2018年春甘藍新品種展示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昌平中試基地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種子企業負責人40余人參加會議。
此次集中展示了甘藍青花菜遺傳育種創新團隊近幾年綜合利用雜種優勢育種技術、單倍體育種技術、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等配制的300多個新一代早熟春甘藍品種和組合,可滿足不同地區、不同茬口、不同消費習慣的市場需求,其中有的已在北京、河北、山西、甘肅等地同步示范推廣,表現出良好應用潛力。
據團隊首席科學家楊麗梅研究員介紹,近年來,隨著甘藍產區品種需求的新變化,如新型流行病害-甘藍枯萎病等蔓延,低溫、霜凍等極端天氣頻發,甘藍商品性要求進一步提高等,需要高抗病、抗逆以及商品性好的新品種。但在培育新品種過程中,抗性增強往往抗性增強之后,由于其基因組片段的連鎖累贅效應會帶來一些惡劣性狀,即造成商品品質下降,如顏色灰、葉質硬、口感差等。“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該團隊經過多年努力,將單倍體育種技術、顯性不育系育種技術與新一代分子聚合育種技術等相結合,采取人工實驗室鑒定和田間鑒定的方法育成了新一代優質、抗病早熟春甘藍品種。預計將降低10%以上的農藥使用量、用水用工量及總成本,提高5%以上的產量、品質和菜農收益。
此次現場觀摩會將推動這些品種在產區快速應用,對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將起到典型的示范和推動作用。(通訊員 李海芬)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