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的發明專利“油菜含油量性狀主效基因位點及應用”獲得中國專利獎優秀獎,采用該專利技術可大大加快選育油菜高含油量品種。
目前油菜是我國國產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來源,所產菜油占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的55%以上。然而,我國菜籽含油量偏低,比主要菜籽出口國加拿大低約4個百分點,影響了國產菜籽的市場競爭力。
油料所王漢中研究員率領油菜育種創新團隊經過十余年研究,發明了一種利用含油量主效基因位點和分子標記進行高油輔助育種,提高了高油性狀選育效率,大大加快了高油油菜品種(系)的選育。
與傳統油菜高油育種方法相比,該技術含油量主效基因位點位置明確,貢獻率高,主效基因位點的檢測快速且不受環境影響,篩選效果顯著。利用常規育種,含油量評估需要多年多點的重復試驗,而通過檢測含油量性狀主效QTL位點,可以在苗期預測含油量,只需要1年1點即可完成含油量評估及后代的篩選,同時群體數量可以減少一半以上,可以大大降低育種成本。
利用該專利技術創制的高油新材料YN171含油量高達64.8%,比原油菜含油量世界最高紀錄(61.7%)還高3個百分點,為高油育種提供了獨特的種質資源。(通訊員 于波)
目前油菜是我國國產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來源,所產菜油占國產油料作物產油量的55%以上。然而,我國菜籽含油量偏低,比主要菜籽出口國加拿大低約4個百分點,影響了國產菜籽的市場競爭力。
油料所王漢中研究員率領油菜育種創新團隊經過十余年研究,發明了一種利用含油量主效基因位點和分子標記進行高油輔助育種,提高了高油性狀選育效率,大大加快了高油油菜品種(系)的選育。
與傳統油菜高油育種方法相比,該技術含油量主效基因位點位置明確,貢獻率高,主效基因位點的檢測快速且不受環境影響,篩選效果顯著。利用常規育種,含油量評估需要多年多點的重復試驗,而通過檢測含油量性狀主效QTL位點,可以在苗期預測含油量,只需要1年1點即可完成含油量評估及后代的篩選,同時群體數量可以減少一半以上,可以大大降低育種成本。
利用該專利技術創制的高油新材料YN171含油量高達64.8%,比原油菜含油量世界最高紀錄(61.7%)還高3個百分點,為高油育種提供了獨特的種質資源。(通訊員 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