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的“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在成都召開2018年度工作會議。會議全面總結2015-2017年已經開展普查的10省(區、市)項目執行情況和主要進展,啟動四川和陜西2省的普查與收集,并部署落實2018年工作任務。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項目首席科學家劉旭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
張延秋指出,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市)農業主管部門要成立分管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各級領導職責;要按照《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2018年實施方案》要求,細化分工、責任落實到人,認真抓好各項工作;要加強管理,對項目實施效果進行考核,確保資金安全、高效使用;要加強宣傳,共同推進,講好資源故事,宣傳好優異種質資源利用對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和鄉村振興的作用。
劉旭對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提出3點要求,一是要加快對已收集種質資源的鑒定、編目和入庫工作,確保收集到的種質不能得而復失。二是要加緊對收集資源的深入鑒定評價,挖掘優異資源和特色資源并提供利用。三是各省要通過普查行動,打造一支專業的隊伍,推動各省種質資源工作的深入開展。
據悉,“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實施3年來已開展湖北、湖南、廣西、重慶、江蘇、廣東、浙江、福建、江西、海南等10?。ㄊ?、自治區)623個縣的全面普查和117 個縣的系統調查;完成農藝性狀鑒定評價10060份,初步篩選出一批具有優質、抗病、抗逆的種質資源。通過全面普查,基本查清了上述10 ?。ㄊ?、自治區)糧食、經濟、蔬菜、果樹、牧草等栽培作物地方品種和野生近緣種的數量、分布范圍、主要特性以及農民認知等本底信息;初步發現我國農作物地方品種和野生近緣種喪失嚴重,并搶救性收集各類作物種質資源29763 份。
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中國農科院相關研究所領導,相關?。▍^、市)農科院分管領導及相關專家等共計13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