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國家農業基因組科技創新聯盟2018年度工作會議在深圳舉行,會議圍繞組學研究、基因挖掘與分子育種等農業基因組學研究的核心問題,進行了大會報告、分會場報告等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
聯盟理事長黃三文匯報了2017-2018年度聯盟工作進展。一年多來,聯盟以解決農業基因組學發展中全局性重大戰略與共性技術難題為目標,積極聯合聯盟成員單位開展組學科研協作,共完成近100種農業物種的基因組測序、積累數據類2PB,在《細胞(Cell)》《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等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9篇,在基礎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積極開展以區域農業為核心的協同創新,為深圳、青島、杭州、廣西等地的主要農業產業方向和其他農業科技創新聯盟提供了組學技術支撐;聯盟初步建立農業基因組學從資源到科研、產業的全貫徹全覆蓋模式,在聯盟運行、科技合作、人才培養、數據共享和扶貧協作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體制機制創新取得初步成果。黃三文建議,聯盟內外單位依托基因組學技術平臺,積極參與“萬份水稻基因組”“千種入侵生物基因組”“優薯計劃”“良豬計劃”“宏基因組計劃”等十個重點任務,共同加快世界級科研成果的產出。
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和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分別以協同創新和基因組學數據庫為主題作了大會專題報告。在分會場上,與會專家們就聯盟計劃開展的十項重點任務展開了深入交流,詳細討論了研究方向、開展計劃等,為農業基因組學重大協同創新任務的實施提供了新思路。各與會專家和企業代表表示將圍繞聯盟重點工作,積極參與科技協同,共同支撐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
此次活動為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個獲取新知識、開闊新視野、發表新觀點的溝通交流平臺,將有力促進我國農業基因組學領域科研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聯盟副秘書長錢萬強出席會議。來自國內外80多個單位的專家、學者、研究生及企業代表共計200余人參會。(通訊員 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