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棉花智能化管理技術研討暨機采棉現場觀摩會上,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輕簡化與智慧農業創新團隊自主研發的棉花智能化管理技術體系引發關注。
針對當前我國棉花生產面臨的用工繁瑣,投入大,效益低的難題,棉花所棉花輕簡化與智慧農業創新團隊自主研發了主要包括“基于物聯網棉花長勢自動監測技術”“基于物聯網棉田環境,光能、水分、溫度自動監測技術”“棉田水肥、光能智能化控制技術”“基于可編程的數據傳輸、數據采集的相關硬件開發技術”和“基于作物管理的云端數據管理,自動控制遠端系統”等為核心的棉花智能化管理技術體系。
據團隊首席李亞兵介紹,該技術體系通過物聯網、云監控、傳感器等現代化信息技術相互鏈接,可以足不出戶進行長勢監測與澆水、施肥等一系列田間管理,在提高棉田水肥利用率的同時,至少可以減少一半的人工,節省了人力資源的投入成本,降低了棉花生產成本;并且該技術全部由團隊自主研發,大大降低了設備成本,可以使棉花智能化管理技術惠及到普通棉農,從而實現棉花生產的智能化田間管理及全程機械化生產。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棉花智能化管理技術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突破了傳統栽培的限制,利用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進行智能化棉花長勢和環境監測與管理,大大減少了人工投入與物化投入,該技術與機采棉技術相結合,將對棉花節本增效發揮重要作用。(通訊員 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