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2017年第2期“農科講壇”(中國農業科技報告會)在國家級重點貧困縣阜平舉行。這是“農科講壇”系列活動第一次走出農科院,與基層農戶、農業管理及技術推廣人員面對面互動交流。本次“農科講壇”邀請中國農科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講述科技創新與現代農業。報告會由院黨組成員、人事局局長賈廣東主持。
吳孔明在報告中指出,農業是國計民生之本,對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有深遠的影響。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年遞增,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農業生產發展的總體情況喜人。隨著人口增長、耕地減少,糧食消費增加,以及人民群眾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求不斷提升,未來我國農產品供需關系將發生深刻變革。吳孔明強調,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抉擇,不僅要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還要統籌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堅定不移地走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高端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吳孔明說,科技創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笆濉币詠?,以中國農科院為首的科研單位開展了糧食作物品種培育與高產創建,畜禽水產遺傳育種與健康養殖,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體系研究,農業機械裝備創制與農產品精深加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攻關;在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先進制造、創新材料等領域研究出了一大批對農業發展有革命性影響的顛覆性技術,我國農業科技水平整體大幅度提升,科技創新對農業生產的貢獻率達到55%,已經成為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
吳孔明指出,在中國農科院建院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李克強總理做出批示,對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產生了巨大的鼓舞。中國農科院將按照黨中央的重要指示,以“三個面向”“兩個一流”為目標,聚焦農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材料與先進制造等前沿領域的原始創新,在農業高產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系統,資源高效利用與低碳綠色農業技術模式,新興農業產業核心關鍵技術,區域可持續發展模式和綜合解決方案,農產品加工產業和質量安全的全過程監測追溯,現代農業裝備等重點領域持續發力,開展聯合攻關,為現代農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談到阜平的農業發展時,吳孔明指出,阜平應根據區位優勢,找準發展定位,以食用菌和林果業為主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利用科技支撐,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盡快完成產業升級改造,努力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中國農科院將與阜平縣一道,以科技創新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共同打好阜平脫貧攻堅戰。
據悉,阜平縣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西部,地處太行山深山區,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也是國家級貧困縣。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阜平考察時,對扶貧開發工作作出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中國農科院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自2013年起,與阜平縣簽署了一批合作協議和對口幫扶協議,并開展了一系列幫扶活動,拉開了科技精準扶貧的大幕。
阜平縣政府領導班子,中國農科院人事局、成果轉化局、機關黨委、有關研究所負責同志出席報告會。阜平縣政府、中國農科院機關職工代表100余人參加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