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羊肉分級和羊肉風洞干燥技術國際領先
加工所“羊肉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通過成果評價
發布時間:2013-12-26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作者:李欣
12月22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德權研究員主持,中國農科院加工所、內蒙古蒙都羊業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共同完成的“羊肉加工關鍵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成果,通過了由中國農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專家組孫寶國院士、劉旭院士等9位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羊胴體近紅外分級、風干羊肉人工模擬氣候風干技術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該成果針對我國羊肉加工標準化程度低、技術與裝備落后、宰后損耗高、深加工率低等問題,研發了高阻隔包裝、冰溫保鮮、低溫高濕變頻解凍技術和裝備,集成宰前管理、兩段冷卻技術,使生鮮羊肉汁液損失率控制在1.5%以下,冷鮮羊肉貨架期延長至45天以上;依據我國羊肉加工和消費習慣,制定了25種帶骨分割和13種去骨分割標準,將我國羊肉分為5個產量級別和12個質量級別,研發了簡便易行的肌肉顏色、脂肪顏色、大理石花紋標準板和羊胴體產量人工分級尺以及羊肉便攜式近紅外分級設備,實現在線無損分級;研發了風干羊肉脈沖真空腌制、人工模擬氣候風干、工業化連續加工等風干羊肉工業化加工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集成創制了風干羊肉工業化加工成套裝置,建立了優化的工業化生產工藝和產品標準,實現了標準化、連續化、工業化生產,生產周期縮短2/3,均勻度達到95%以上,噸產品能耗降低36.9%,在內蒙古、寧夏、新疆等肉羊主產區的龍頭加工企業中推廣應用,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該成果先后制定農業行業標準5項;申請專利9項,其中授權專利3項;發表論文35篇(其中SCI/EI收錄11篇);出版專著3部。(通訊員 苗琦)
專家組孫寶國院士、劉旭院士等9位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羊胴體近紅外分級、風干羊肉人工模擬氣候風干技術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該成果針對我國羊肉加工標準化程度低、技術與裝備落后、宰后損耗高、深加工率低等問題,研發了高阻隔包裝、冰溫保鮮、低溫高濕變頻解凍技術和裝備,集成宰前管理、兩段冷卻技術,使生鮮羊肉汁液損失率控制在1.5%以下,冷鮮羊肉貨架期延長至45天以上;依據我國羊肉加工和消費習慣,制定了25種帶骨分割和13種去骨分割標準,將我國羊肉分為5個產量級別和12個質量級別,研發了簡便易行的肌肉顏色、脂肪顏色、大理石花紋標準板和羊胴體產量人工分級尺以及羊肉便攜式近紅外分級設備,實現在線無損分級;研發了風干羊肉脈沖真空腌制、人工模擬氣候風干、工業化連續加工等風干羊肉工業化加工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集成創制了風干羊肉工業化加工成套裝置,建立了優化的工業化生產工藝和產品標準,實現了標準化、連續化、工業化生產,生產周期縮短2/3,均勻度達到95%以上,噸產品能耗降低36.9%,在內蒙古、寧夏、新疆等肉羊主產區的龍頭加工企業中推廣應用,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該成果先后制定農業行業標準5項;申請專利9項,其中授權專利3項;發表論文35篇(其中SCI/EI收錄11篇);出版專著3部。(通訊員 苗琦)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