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越冬芽進入休眠狀態,是茶樹抵御冬季環境逆境的一種適應性能力,對于茶樹的年周期生長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楊亞軍研究團隊在茶樹越冬芽休眠與萌發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結果為今后揭示茶樹逆境響應、萌發期的早晚提供了研究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Tree Genetics & Genomes》上。
該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選取特早生品種“龍井43”和晚生品種“政和大白茶”為研究材料,構建了2個品種的正反向抑制消減雜交文庫。2對文庫共獲得差異表達獨立基因(unigene)1287條,這些基因涉及到逆境響應、水分代謝、細胞周期調控、能量代謝、植物激素響應等諸多方面,組成復雜的調控網絡。
研究還發現,休眠芽文庫中表達的基因數量遠遠少于萌動芽文庫,而且休眠芽文庫中抵抗逆境的基因比例遠高于萌動芽文庫。(通訊員 張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