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非充分灌溉原理與新技術團隊研究發現,滴灌水肥一體化條件下灌水定額45毫米、氮肥基追比5:5既能提高小麥產量,又可提升環境效益,為冬小麥高效種植提供了指導。相關成果在線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氮肥過量施用會帶來成本增加、環境污染、土壤退化等問題,而優化氮肥施用方式則可以避免發生相關情況。多項研究表明,相較于畦灌施肥,滴灌施肥可以節約水資源、提高肥料利用率,但統籌考慮灌溉及施肥方式對冬小麥產量影響的研究相對不足,制約了該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和優化。
研究人員分析滴灌水肥一體化條件下不同施肥方式、灌溉制度對冬小麥生長、產量和光合能力的影響,發現適宜的氮肥基追比會顯著提高小麥地上部生物量、籽粒產量、光合和葉綠素參數以及植株養分含量。研究結果表明,灌水定額45毫米、氮肥基追比為5:5的滴灌水肥一體化模式下產量最高,是華北平原冬小麥高產高效的水肥一體化施氮模式。該成果為改善華北平原冬小麥灌溉、施氮措施,提高冬小麥生產潛力提供了參考依據。
該研究得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資助。(通訊員:單文晴)
論文鏈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1105006/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