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發忠強調,現階段農產品收貯運環節質量安全工作要重點圍繞解決農產品防腐劑、保鮮劑、添加劑的合理使用、農產品收貯運過程中病原微生物污染控制、食用農產品生物毒素防控、農產品貯藏運輸過程中營養品質保持、食用農產品包裝材料安全使用等5大方面開展,從科學的角度探究風險產生的原因、變化規律,提出針對產業發展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努力在5-10年內形成農產品貯運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學科體系。
戴小楓認為,風險評估工作是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究的結合,技術問題促進科學研究,科學成果推進技術革新,農產品收貯運環節質量安全評估工作對生產和消費引導具有重要的意義。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項目團隊建設,建立科學的技術考評機制,成立技術監督委員會對項目各承擔單位的項目運行、經費執行、成果產出進行綜合考評,打造一流的風險評估技術研究團隊,為農產品收貯運環節風險評估工作的進階式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活動期間,牽頭單位農業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北京)代表全國農產品收貯運環節風險評估項目組,匯報了項目“十三五”發展規劃以及2016年階段性工作進展及成果。項目參加單位負責人分別匯報了各專題取得的階段性進展。(通訊員 杜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