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牽頭,聯合海南省農村環保能源站、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
植物保護研究所等國內有關單位,在海口那央村共同舉辦了“拯救國家保護植物水菜花,防治入侵植物水葫蘆”示范項目啟動儀式。
水菜花(Ottelia cordata)屬水鱉科水車前屬,是國家二級保護瀕危野生植物,文獻記載僅產于我國的海南海口和文昌。因其對水質要求較高,是濕地水質的指示型植物,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近年,海口羊山濕地外來入侵植物水葫蘆瘋長蔓延,對濕地中水菜花(Ottelia cordata)造成嚴重威脅,水葫蘆成片覆蓋水面,嚴重侵占水菜花原生生境,致使水菜花面臨瀕危滅絕。
環發所多年前已聯合海南省農村環保能源站、
植保所開展了海南省水葫蘆綜合防控技術研究示范,在文昌、儋州等示范區已取得良好防控效果,針對海南水葫蘆發生、危害的特點,已研發集成了成熟的技術方案。
活動當日按照
環發所制定的綜合防控技術方案,采取物理攔截、生物控制、生態修復三步驟技術措施,標本兼治,恢復水菜花原生生境,抑制水葫蘆種群生長,凈化污染水體。
環發所張國良研究員、付衛東副研究員,中國熱帶農科院范志偉研究員分別就水葫蘆防治技術細節進行了詳細講解和現場技術指導。海口市瓊山區農技中心工作人員等3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通訊員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