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政府在國家973計劃、自然科學基金等計劃中設立了納米研究重大研究計劃,在納米科技領域的投資大幅度增加,中國科學院、及一些高校等成立了國家納米科學研究機構,北京、上海、蘇州、廣州等建立了納米科學研究和產業化基地,對推動我國納米科學研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統計,我國納米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從2010年起已躍居世界第一,專利數量增長十分迅速。從目前的專利發布看,碳納米管、太陽能電池、納米自組裝、納米材料、藥物傳送、納米催化劑等領域已經成為熱點領域;納米科學有向生命科學廣泛滲透與擴展的趨勢。可以預見,納米科學在農業上的應用,不僅有利于深化人們對農業生物生命現象與過程本質的認識與理解,也有利于加速仿生學、生物化工、疾病診斷與新藥創制、轉基因生物品種培育、高端農業與農業生物產業的發展。
據了解,張先恩長期從事分析生物技術、病原微生物學和納米生物學研究,在生物傳感器、生物芯片、酶工程等方面取得多項創新研究成果,兼任國家納米科學技術指導協調委員會秘書長,為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的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