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由中國保險學會農業保險分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農業保險保障研討會在中國農科院召開。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出席會議并講話。
陳文輝指出,在農業保險試點10周年之際齊聚中國農科院,回顧展望和共同研究探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農業保險體系很有意義。他要求,農業保險相關從業人員要進一步統一認識,轉變農業保險發展理念,為農業現代化提供多樣化、多層次的風險保障;要站在服務農業現代化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高度,持續加強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建設;要加強供給側改革,以擴面、提標、增品為核心,落實提高農業保險保障水平;要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動完善農業保險體系,為提高農業保險保障能力提供制度支撐。
陳萌山強調,當前我國農業農村正在經歷深刻變革,農業風險的防范、控制也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業風險管理已成為影響農業生產經營、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我國農業保險快速發展,作為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穩定農民收入的“防火墻”功能日益凸顯,已經成為黨和政府支持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我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與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還存在一定差距,農業保險發展所面臨的現實挑戰也不容忽視。
陳萌山指出,中國農科院歷來十分重視農業保險和風險管理領域的科技創新工作,打造了農業風險管理科研團隊,形成了優勢特色學科方向,取得了一些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今后,中國農科院將進一步加強農業保險研究工作、加強農業風險管理研究團隊建設,進一步交流共享科研成果,為農業保險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中農辦、財政部、農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等部門領導分別從農業農村宏觀政策、加大財政對農業保險支持力度、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支持政策體系改革、農業保險與信貸擔保等角度,就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農業保險保障新使命、新功能做了相關報告。
會上,信息所發布了《中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研究報告》,報告從農業風險保障視角和國際農業保險發展視野對中國農業保險保障水平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研究,為優化我國農業保險制度、提升保障水平提供決策參考。
參會人員表示,本次研討會的召開為政府、學界、業界提供了深入交流的平臺,有助于推動科研成果共享,促進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將農業保險好事辦好、實事做成,讓保險在服務農業現代化的過程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中國保監會、中農辦、財政部、農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農業信貸擔保聯盟相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農科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孫坦、中國保險學會會長姚慶海主持。來自全國各地34家保監局、7家保監會會管單位、76家保險公司、38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一些地方農業局和農業公司共300余位代表出席會議。(通訊員 雷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