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甘肅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對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牦牛選育改良及高效養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進行了成果鑒定。經鑒定,該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牦牛是高寒地區的特有牛種,草食性反芻家畜,是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處的哺乳動物,適應高寒生態條件,耐粗、耐勞,善走陡坡險路、雪山沼澤,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稱,是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燒、耕都離不開的重要生產與生活資源。
通過研究,科研人員獲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2個GeneBank牦牛基因序列登錄號,加快了牦牛的選育進程,為牦牛分子育種提供理論基礎;首次克隆了牦牛脂蛋白脂肪酶基因和肌肉抑制素基因的編碼區序列,并測定了它們在牦牛不同組織中的表達變化規律;同時,將牦牛乳鐵蛋白基因和鐵調素基因進行了原核表達,并確定了表達產物的抗菌活性,為牦牛重要功能基因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基礎。
科研人員通過品種選育和雜交等改良技術,提高了牦牛的抗逆性和生產性能。繁育甘南牦牛2.36萬頭,推廣甘南牦牛種牛4750頭。利用大通牦牛種牛及其細管凍精雜交改良甘南牦牛,累計改良甘南牦牛24.98萬頭,提高了牦牛生產效能。
甘南牦牛通過了國家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成為國家畜禽遺傳資源。農業部業也頒布實施了《天祝白牦牛》、《大通牦牛》行業標準,這對進一步開發利用甘南牦牛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通訊員 符金鐘)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