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豬消化道傳染病創新團隊發現,輪狀病毒通過非結構蛋白2(NSP2)與動力蛋白中間鏈 (DIC) 的相互作用,利用動力蛋白(dynein)轉運介導其病毒質的形成,這一生物學過程影響其子代病毒粒子的有效包裝。該研究對深入了解輪狀病毒生物學特性具有積極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據馮力研究員介紹,病毒質是輪狀病毒基因組復制和包裝的場所,是病毒復制的關鍵因素,病毒的非結構蛋白2是其核心成分之一,而依賴微管的動力蛋白轉運是細胞內大分子物質運輸途徑之一。
該研究通過活細胞觀察,發現兩個病毒質能夠沿微管運動進而完成融合,同時依賴微管的動力蛋白轉運參與病毒質的融合與形成,構成動力蛋白的一個亞基動力蛋白中間鏈 與非結構蛋白2相互作用并定位于病毒質中,這些證據表明輪狀病毒利用非結構蛋白2與動力蛋白中間鏈 的相互作用,將病毒質搭載到動力蛋白上,進而利用動力蛋白依賴微管的轉運介導病毒質的形成。這一生物學過程對子代病毒粒子的有效包裝十分重要。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鄧彥莉)
原文鏈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epdf/10.1128/JVI.01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