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國
水稻研究所選育的超級常規早稻“中嘉早17”推廣座談會在湖南長沙舉行。
水稻所副所長胡培松,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湖南省農業廳、湖南省農科院有關領導,以及長沙縣等30個早稻生產縣(市)農業局、湖南省農科院
水稻所、湖南農大
水稻研究所、農豐種業、金健種業、亞華種業等糧食生產、科研教學和種業企業負責人60余人參加。
會議期間,代表們在長沙縣春華鎮、瀏陽市永安鎮“中嘉早17”示范現場實地考察該品種田間長勢情況,會后共聚一堂,談示范推廣經驗、談配套栽培技術、談今后推廣計劃,共同為加速“中嘉早17”推廣應用,促進湖南早稻持續穩定增產出謀劃策。
代表們認為,此次座談會在水稻第一大省——湖南召開,對長江中下游早稻生產具有明顯的示范意義,充分體現出“中嘉早17”的推廣對促進早稻增產的重要性。“中嘉早17”從2009年開始引入湖南省示范種植,經歷了2010年的低溫陰雨和今年的多雨寡照天氣,生產表現都明顯好于生產上同類品種,贏得了廣大種糧農民的喜歡,推廣潛力大,前景廣闊。主要原因:一是熟期適中。品種全生育期108天左右,屬中熟偏早,適合當地農民種植習慣,易于農民接受,且能與晚稻品種形成最佳季節搭配,有利雙季高產。二是高產穩產。通過幾年示范推廣,一般農戶無論是采用拋秧,還是機插、手插種植方式,種植“中嘉早17”都可達500公斤以上,與“陸兩優996”等超級早稻品種產量相當,比近年當家品種湘早秈系列等品種高50公斤以上。三是抗性較強。該品種在今年多雨寡照、氣溫較高的條件下對稻瘟病的抗性明顯優于老的主栽品種,抗稻瘟病能力較強,特別是品種莖稈粗壯,抗倒伏、后期落色好,適于機械化收獲。四是效益較好。種植“中嘉早17”畝均種子成本在25元左右,比雜交早稻種子低60元;稻谷收購價格高于其他品種,如湖南糧食集團在示范基地收購時加價2-5元。在座談中,有的代表也提到,盡管“中嘉早17”綜合優勢十分明顯,但任何一個品種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該品種苗期耐寒性一般,分蘗力中等,對鉀較為敏感,還是要加強生產中的針對性指導。
會議要求,各縣市農業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引導,加快“中嘉早17”推廣步伐,重點要在高產創建、超級稻示范推廣、集中育秧等示范區辦好高產示范,幫助農戶了解品種和配套栽培技術;要繼續加強“中嘉早17”配套栽培技術的集成和推廣,重點是結合湖南省超級稻“三定”栽培技術,不斷完善栽培技術,實現高產更高產;要繼續加強種子的提純繁育,縣鄉鎮農技部門要在連片區域內除雜保純和收購,確保農民用上好種。此外,還要加強早稻生產期間的田間技術指導,確保安全生產。(通訊員 章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