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玉米遺傳改良與新品種選育創新團隊在東北玉米產區內蒙古包頭市召開早熟宜機收玉米新品種田間現場會,展示了最新選育品種中單111和中單6323,玉米專家組對品種表現進行了現場鑒定。
中單111和中單6323均表現早熟抗倒、籽粒含水量低(22.4%、22.32%)、產量高(969.2千克/畝、824千克/畝)、落穗損失率低(1.03%、1.56%)、落粒損失率低(0.92%、2.79%)。專家組認為,耐密高產宜粒收品種中單111和中單6323在高密度全程機械化種植下,生理成熟后站稈晾曬30余天不倒伏,實現了高質量籽粒直接收獲,適宜在東北土默川平原灌區和周邊生態條件類似區作為籽粒直收品種推廣。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加速朝全程機械化方向發展,早熟耐密宜機收品種中單111和中單6323將有力支撐我國玉米生產方式轉型升級,促進玉米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升。
據悉,中單111和中單6323是根據新時期我國玉米生產發展對重大品種需求,作科所玉米遺傳改良與新品種選育創新團隊選育的早熟宜機收玉米品種。該項研究獲得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現代玉米產業技術體系資助。(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