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由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種子管理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聯合主辦,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移服務中心、國家種業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以下簡稱“兩個中心”)承辦的“2017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研討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鄭蕓瑄、種子局副局長周云龍、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楊雄年出席會議并講話。浙江省農科院院長勞紅武、浙江省科技廳副廳長孟小軍出席會議并致辭。會議由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李金祥主持。
陳萌山指出,在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之際召開這次會議是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中國農科院必須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科技引領支撐農業發展的新要求,充分把握“國家強必須農業強,農業強必須科技強,科技強必須轉化強”的重要意義,立足我國國情,遵循農業科技規律,加快創新步伐,努力搶占世界農業科技競爭制高點,牢牢掌握我國農業科技發展主動權。他指出,此次會議發布的千項農業科技成果展現了我國農業科技百舸爭流、千帆競渡的大好局面;籌備建立的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聯盟,適應了創業創新的需要,滿足了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要求;組織的國際專家團隊培訓,標志著要打造一支能夠把握科技規律、適應國情農情的成果轉化推廣隊伍。
陳萌山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從農業提供食物供給的目標要求和推動力機制來看,農業生產經歷了追求數量的溫飽階段、追求多樣優質安全的小康階段和滿足全社會營養健康型消費的富裕階段。在今后的農業生產發展中,農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要走營養健康農業發展之路,要遵循生態規律,實現“大食物、大營養、大健康”的發展理念;要遵循經濟規律,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實現生產、生活、生態和諧共贏。
陳萌山進一步強調,十九大報告強調“四化同步”發展,補齊農業現代化這個短板,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和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總體要求,針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科技成果創新不足、配套性差,缺乏高效專業的人員隊伍等問題,推進科技創新工程向縱深發展,提高農業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給;進一步細化落實國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宣傳力度;全力打造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聯盟,形成全國一盤棋的科技成果轉化網絡;積極創新成果轉化方式,把“兩個中心”建設成為綜合性、專業性、國際性、最具影響力、公信力的國家級農業科技成果轉移中心。
來自全國各地94家農業科研院所、高校負責科技成果轉化的領導、干部和專家230余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代表就正在籌建的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的工作任務、組織形式和組建方案進行了交流,分享了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與做法,探討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思路和策略,在成果轉化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方面達成了共識。大家一致認為,會議的召開對農業科研機構進一步開展成果轉化工作具有指導性,外籍專家介紹的美國農業知識產權管理經驗具有很強的借鑒性,在今后工作中,要廣泛開展合作,形成成果轉化合力。大家表示要大力支持聯盟和“兩個中心”的建設,通過農業科技成果價值評估、發布農業成果轉化指數等方式來支撐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