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劉文革研究員主持,其他相關單位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優質抗逆廣適三倍體無籽西瓜新品種選育與應用”“優質抗逆廣適三倍體無籽西瓜新品種選育與應用”通過了由中國農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悉,我國是無籽西瓜的主要生產和消費大國,三倍體無籽西瓜以其食用方便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但在育種中還存在諸多難題制約其發展。鄭果所多倍體西瓜育種課題組針對我國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中存在的四倍體親本短缺、適應性與抗逆性差、品質待提高等突出問題,開展了優質抗逆廣適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技術研究和新品種選育工作,歷時25年,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該成果首次提出了二硝基苯胺離體和整體誘導產生西瓜四倍體新方法;創建了利用染色體易位培育無籽性好的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新途徑;率先建立了高番茄紅素、高瓜氨酸育種新技術;在國內首創西瓜耐鹽、耐濕等抗逆性鑒定評價技術。誘導獲得四倍體西瓜新種質348份,創制出優質抗逆四倍體優良親本材料15份,易位系6份,高番茄紅素、高瓜氨酸材料22份,解決了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中四倍體親本缺乏的難題。選育出適應不同生態區的優質抗逆廣適三倍體無籽西瓜系列新品種,其中6個通過國家審(鑒)定,并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廣應用;“鄭抗無籽1號”“鄭抗無籽5號”“津蜜20”“博達隆2號”“鄭抗新1號”等品種,較對照品種增產10%以上,已成為不同生態區的主栽品種,拓寬了我國無籽西瓜的栽培區域,實現了我國無籽西瓜品種的更新換代。項目共出版著作6本,發表論文30篇。項目新品種累計推廣912.3萬畝,約占全國無籽西瓜主產區種植面積的60%,新增社會經濟效益68.66億元,促進了瓜農增產增收,保障了我國無籽西瓜產業健康發展,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通訊員 趙倩)
據悉,我國是無籽西瓜的主要生產和消費大國,三倍體無籽西瓜以其食用方便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但在育種中還存在諸多難題制約其發展。鄭果所多倍體西瓜育種課題組針對我國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中存在的四倍體親本短缺、適應性與抗逆性差、品質待提高等突出問題,開展了優質抗逆廣適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技術研究和新品種選育工作,歷時25年,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
該成果首次提出了二硝基苯胺離體和整體誘導產生西瓜四倍體新方法;創建了利用染色體易位培育無籽性好的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新途徑;率先建立了高番茄紅素、高瓜氨酸育種新技術;在國內首創西瓜耐鹽、耐濕等抗逆性鑒定評價技術。誘導獲得四倍體西瓜新種質348份,創制出優質抗逆四倍體優良親本材料15份,易位系6份,高番茄紅素、高瓜氨酸材料22份,解決了三倍體無籽西瓜育種中四倍體親本缺乏的難題。選育出適應不同生態區的優質抗逆廣適三倍體無籽西瓜系列新品種,其中6個通過國家審(鑒)定,并在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推廣應用;“鄭抗無籽1號”“鄭抗無籽5號”“津蜜20”“博達隆2號”“鄭抗新1號”等品種,較對照品種增產10%以上,已成為不同生態區的主栽品種,拓寬了我國無籽西瓜的栽培區域,實現了我國無籽西瓜品種的更新換代。項目共出版著作6本,發表論文30篇。項目新品種累計推廣912.3萬畝,約占全國無籽西瓜主產區種植面積的60%,新增社會經濟效益68.66億元,促進了瓜農增產增收,保障了我國無籽西瓜產業健康發展,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通訊員 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