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屆中國農業農村科技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聚焦我國農業農村技術需求,遴選發布了2017年中國農業農村十大新技術、十大新產品、十大新裝備。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持研發的“油菜全程機械化技術”和“菜籽油產地綠色高效加工技術”2項成果入選十大新技術。
據介紹,近兩年來油料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農科院“三個面向”“兩個一流”賀信精神和中央“三農”方針政策,堅持以促進油料產業供給側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技支撐行動為抓手,推進油料科技創新,加強技術集成和示范推廣,研發出了產前產中產后系列新技術新產品。
針對我國油菜機械化生產程度低、技術集成度差等瓶頸問題,油菜遺傳育種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漢中帶領團隊聯合全國多家優勢單位開展協同攻關,集成融合了中油雜19等油菜機械化品種、土壤適墑管理技術、密度調控技術、緩控釋全營養一次施肥技術、聯合機械播種技術、芽前封閉除草技術、“一促四防”技術、機械收獲技術等9項核心技術,建立了油菜全程機械化高產高效技術模式,實現了播種、田間管理、收獲的全程機械化。該技術模式示范推廣面積超1170萬畝,平均每畝節本增效超過300元,累計創造經濟效益35億元以上。通過該技術模式的引領支撐,2017年全國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比2007年提高30%左右。
針對菜籽油加工產業品質低、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低等產業結構性問題,品質化學與營養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黃鳳洪研究員帶領團隊經過十多年協同攻關,攻克了油料調質增香、智能化低溫壓榨、油脂綠色適度精煉等關鍵技術和裝備,建立了功能型菜籽油綠色制備工藝技術。采用該工藝生產出的功能型菜籽油富含菜籽多酚、維生素E、植物甾醇等脂類伴隨物,具有預防心血管疾病、預防記憶衰退等食藥養身功能。該項技術成果2017年經中國農學會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在湖北、江西、湖南、浙江、青海、四川等省區十多個油菜產地加工企業和農業合作社示范應用,為促進菜籽油加工企業轉型升級、推進油菜三產融合發展、引領油菜產業新業態發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