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25日,依托中國
水稻研究所建設的院糧食生產技術中心水稻分中心在江西珠湖農場舉辦了雙季晚稻集成技術培訓班。珠湖農場生產一線的技術、管理人員30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期間,
水稻所及
作科所、
植保所等6個兄弟所13位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自研究所的“主打”成果與技術,如
水稻所的無土基質育秧技術、好氧栽培技術、植物生長調節劑“粒粒寶”,
植保所的植物免疫誘抗劑、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
作科所的高產低碳機械化稻作技術、化控劑,環保所的水稻營養品質葉面調理技術,
資劃所的水稻高效施肥技術,農機化所的航空植保、收獲等機具及其改良技術等,并就如何組裝技術、建立高效栽培模式以及集成后的推廣,與學員們進行了認真、積極的研討與互動。會后,與會人員還現場考察了
水稻所選育的超級早稻“中早39”千畝示范方。
本次技術培訓活動是推進實施“雙季晚稻綜合技術集成示范”項目的內容之一。該項目以
水稻所選育的晚稻早熟新品種“廣兩優7203”、“廣兩優7217”,晚稻遲熟新品種“內Ⅱ優111”、“中浦優華占”為基礎,集成院內兄弟所在水稻育種、栽培、植保、農機、水田生態等多學科、多領域的技術與成果,集中力量探索建立雙季晚稻區優質高產栽培模式,并通過產學研協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促進水稻增產增效。(通訊員 章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