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智慧栽培創新團隊開展了棉田套作綠肥相關研究,發現棉花-二月蘭配合氮肥減施,可促進棉花生產系統的固碳、減排、低氮和可持續發展,將助力我國棉田生產“碳中和”。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可持續發展農業(Agr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上。
單作棉花是我國黃河流域主要的棉花種植制度,但會造成土地和自然資源浪費,并且溫室氣體排放量高,活性氮流失嚴重。用二月蘭作為綠肥作物取代棉花生產中的冬季休耕是一種新的種植制度,但其可持續性尚未經驗證。該研究對不同施氮量下的兩種種植制度進行了生命周期評價,以估算碳足跡、氮足跡、凈生態系統經濟效益。結果表明,二月蘭覆蓋降低了系統單位面積碳足跡。經對比氮和碳足跡的變化,發現棉花-二月蘭系統具有更高的凈生態系統經濟效益,且與傳統單作棉花系統相比,氮肥減施25.0%,棉花-二月蘭系統凈生態系統經濟效益增加了9.5%。該研究提出,在黃河流域和其他生態條件類似的地區,采用將二月蘭作為棉田冬季綠肥和減少氮肥施用相結合的綜合策略,能夠促進棉花生產系統的綠色、低碳、低氮和可持續發展。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通訊員 梁冰)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7/s13593-021-00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