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第八屆世界大豆研究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勝利閉幕。來自38個國家和地區的2176名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創造了世界大豆研究大會參會人數的新紀錄。
在為期5天的會議期間,與會代表針對大豆種質資源、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與生物技術、栽培生理與生產管理、植物保護、大豆儲藏與加工、大豆產品與應用、供求與貿易政策等議題進行了充分地交流和研討。19個精彩的特邀大會報告和在八個分會場分別進行的329個學術報告,構架起了本次大會學科內外、產學研間的深層次立體交流平臺,充分展示了大豆科技界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使世界大豆同行共同分享大豆科研和產業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為“描繪全球大豆產業藍圖,保障大豆安全供給與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會設立的大豆產業論壇,還就發展全球大豆產業,保障食品、飼料、燃料和纖維的安全供給和可持續發展,野生大豆資源的保護和利用等九個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一批來自國內外大豆科研單位和企業的大豆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產品也在大會舉辦的中國國際大豆產業展覽會上展出,為企業拓展商機、提升企業形象、尋求國際合作提供了平臺。
在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大會還設立了大豆科技示范戶論壇和野生大豆保護論壇。15位來自生產第一線的農民和13位縣、鄉技術指導員應邀參加了會議。通過參加大會和論壇,科技示范戶和技術指導員有機會與國內外著名大豆專家及政府主管部門領導面對面地交流,反映生產情況和技術需求。這是我國豆農和基層農技人員首次參加大型國際會議,農民在國際會議講壇上做報告更是開先河之舉。
本次大會周密的組織工作、濃郁的學術氛圍、精心的活動安排和熱情的服務工作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好評。在今天的閉幕式上,邱麗娟博士做了大會總結報告。會議宣布了五位首屆WSC獲獎者,我國大豆杰出科學家、東北農業大學王金陵教授榮獲此殊榮。一段精心策劃的大會回眸記錄片,更是在此起彼伏的掌聲中,讓代表們重溫了5天來的緊張和精彩。會議宣布下一屆世界大豆大會于2013年在南非的德班市(Durban南非(阿扎尼亞)東部港市)舉行。本屆大會學術委員會主席蓋鈞鎰院士宣布大會勝利閉幕。
本次大會的勝利召開,進一步加強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和產業界人士與國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充分展示了我國大豆科研領域取得的新成果,對提高我國大豆科研隊伍的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大豆產業的技術進步和整體實力的提升,保障我國大豆科研及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分享到
第八屆世界大豆研究大會勝利閉幕
發布時間:2009-08-17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