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國家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創新聯盟2017年度工作總結暨學術交流會在京召開。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農業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中國農科院副院長李金祥、農業部畜牧業司副司長王俊勛等領導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梅旭榮副院長主持。
廖西元充分肯定了聯盟工作成效,通過實施京津冀畜禽廢棄物利用科技聯合行動,研究制定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方法,研發集成10項關鍵技術和7種典型模式,構建相關標準體系,為推動全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打下良好基礎。他建議,聯盟下一步應在推進運行實體化和環境治理和資源利用模式化等方面做出努力。
陳萌山要求,聯盟各單位要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綠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打開聯盟工作新局面。一是在種養結合、農業綠色發展上下功夫。要將技術轉變為產業發展模式,推動農業生產由“資源-產品-廢棄物”的線性經濟,向“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的循環經濟轉變,推動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二是在整縣推進、示范縣建設上下功夫。要積極與全國試點縣對接,在生豬養殖密度高的南方水網區、既是糧食主產區也是“南豬北養”轉移區的東北地區、新疆等農膜使用量大的西北地區,選好示范點,有針對性地研發、集成經濟高效適用的關鍵技術和處理模式,探索典型縣域整體解決方案。三是在協同攻關、創新技術模式上下功夫。要打破部門機構限制,推進協同攻關,著力破解關鍵性、瓶頸性技術難題,借鑒國外先進工藝、技術、設備,不斷豐富創新技術模式。四是在爭取支持、創新工作機制上下功夫。要積極爭取政府支持,推進聯盟實體化運作,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建立政府、規模養殖場戶、第三方主體、社會化服務組織合作共贏的運行機制,強化示范推廣,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聯盟80余家成員單位18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8位專家做了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