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好勤指出,這3個項目都是事關我國糧食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科學問題。作為項目牽頭單位,作科所要強化頂層設計,突出“國家戰略、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三個層次的需求;要加強協同攻關,形成科學合理的運行機制;要嚴格項目管理,確保既能完成專項研究任務,又能實現創新成果落地,確保資金運行安全。
3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劉偉華研究員、張學勇研究員和劉錄祥研究員分別就各項目的預期目標和具體實施方案做了匯報,并聽取了與會專家對項目的點評。專家們建議,通過項目的實施要促進實現種質資源庫的現代化、數字化和精準化管理;通過建設標準化數據庫,對項目形成的和原有的成果進行整合,最終體現實施的一體化;通過建立高標準的種質資源鑒定基地和表型鑒定平臺,實現鑒定標準的一體化,圍繞特定目標進行種質資源的發掘與鑒定,為我國種業規模化、機械化和商業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據悉“主要糧食作物種質資源精準鑒定與創新利用”項目針對主糧作物重要性狀,開展表型和基因型精準鑒定并創新種質,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重要的物質和技術支撐;“主要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形成與演化規律研究”項目重點探索品種演變與演替規律,對核心品種、育種骨干親本的基因組進行科學解析,提高未來育種的預見性和科學性;“主要農作物誘變育種”項目著力構建以人工誘變為關鍵技術手段的高效育種體系,創制作物新資源、培育作物新品種,為我國糧食優質高產增效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來自項目參加單位的科研及財務管理人員參加了會議。(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