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啟動儀式暨我國經濟作物研究懇談會在麻類所舉行。湖南省副省長徐明華、我院副院長劉旭、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劉平,湖南省農業廳、湖南省科技廳、中國農業科學院、11個省級農科院的領導、專家,以及麻類所職工200余人參加了啟動儀式。儀式由麻類所副所長王朝云主持。
湖南省委書記周強,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賈敬敦,中共益陽市委書記馬勇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等領導和單位發來賀信。我院院長翟虎渠、財政部科教文司司長趙璐,袁隆平、鄧秀新、方智遠、官春云和向仲懷等院士為啟動儀式題詞。人民日報、科技日報、光明日報、農民日報、湖南日報和湖南衛視臺等新聞媒體到會現場報道和采訪。
啟動儀式上,徐明華對麻類所五十余年在科技富農、科技興湘方面的科技支撐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對中心未來的發展寄予了厚望。他表示湖南省將繼續加強對麻類所的支持,共同把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建設好。
劉平希望麻類所以此為契機,秉承優良傳統,發揮自身優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服務水平,為提高我國農業產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力譜寫新篇章。
劉旭充分肯定了麻類所過去五十余年在麻類微生物資源保存、麻地膜和生物質燃料乙醇研制與生產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希望麻類所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人才優勢和地域優勢,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化,開拓國內外經濟作物原料和產品加工市場,努力探求新興產業,加速研究所發展進程和科技研究及成果的轉化,帶動經濟作物整體發展。
麻類所所長熊和平指出,經過50多年的發展,麻類所已具備了開展南方經濟作物研究的學科優勢和技術基礎:建設和發展了種質資源收集評價、遺傳育種與分子生物學、高效栽培與脫毒快繁等一批具有龍頭地位的優勢學科,營造了環保材料、飼料作物等共生學科;增強了作物科學研究實力,在麻類脫膠以及麥草、龍須草等草類生物制漿微生物研究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進行了麻類、蘆葦纖維質等非糧燃料乙醇技術研究,形成了以麻骨等麻類副產物作為基質的食用菌栽培技術,為深化食用菌研究作好了前期準備。
熊和平還詳細分析了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面臨的區位和資源優勢。他說,南方飼料作物發展潛力巨大,食用菌開發方興未艾,油茶研發異軍突起,芋屬作物在南方廣有種植,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和發展潛力。熊和平指出,中心今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體現在“兩個延伸,一個拓展”上,即將麻類作物延伸到飼料作物,將脫膠微生物延伸到農業微生物,將研究領域拓展到南方特色作物(如油茶、芋屬作物、能源作物等)。
啟動儀式結束后,來自11個省的經濟作物專家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湖南省農業廳的領導共40余人參加了“我國經濟作物研究懇談會”。會議圍繞經濟作物的發展趨勢、如何選擇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各有關單位在經濟作物研究上的協作意向等問題展開了討論。與會代表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獻計獻策,為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迅速開展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建議。
中國農科院辦公室主任劉繼芳、科技局局長王小虎、財務局副局長吳勝軍、基建局副局長周霞等領導參加了啟動儀式。(王真棟)
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啟動儀式
湖南省副省長徐明華、我院副院長劉旭出席啟動儀式
湖南省副省長徐明華、我院副院長劉旭為南方經濟作物研究中心揭牌
眾多專家參加我國經濟作物研究懇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