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萬建民介紹,雜交稻的推廣應用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但普通秈型雜交稻的單產潛力已十分有限。而秈粳亞種間雜交具有強大的雜種優勢,其有效利用可實現水稻單產的再次飛躍。因此,挖掘水稻秈粳亞種間的雜交優勢成為作物育種學家的重要課題。然而,秈粳交雜種普遍存在植株偏高、易倒伏等問題,使得秈粳亞種間的雜種優勢利用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為攻克這一難題,科研團隊從控制水稻分蘗的角度開展了探索性研究。
獨腳金內酯是一類新的調控植物分蘗的激素,但該激素如何調控植物分蘗的分子機理尚不清楚。萬建民科研團隊利用一個部分顯性水稻矮化多分蘗突變體d53,通過外源激素處理和內源激素測定進行了獨腳金內酯調控植物分蘗的機理研究。
結果表明,d53是一個獨腳金內酯不敏感突變體。通過精細定位和圖位克隆,他們獲得了位于水稻第11號染色體短臂末端的DWARF 53 (D53)基因,該基因編碼一個新的在結構上與I類Clp ATPase類似的核蛋白——D53蛋白。后續的功能分析發現,在獨腳金內酯存在的條件下,D53蛋白可與兩個已知的獨腳金內酯信號分子D14、D3互作形成蛋白復合體,使得D53蛋白更易被蛋白酶體系統降解,從而誘導獨腳金內酯信號的響應,對植物分蘗發揮調控作用。這一結果為通過調控D53基因的表達量,影響獨腳金內酯的信號轉導,從而對植物分蘗發揮調控作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關鏈接: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128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