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農業科學院
草原研究所主辦的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牧區“生產生態生活”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于2013年8月17-19日在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召開。來自中國農科院、內蒙古農牧科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大學、青海省畜牧科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深圳大學、新疆畜牧科學院草業研究所、鄂爾多斯市農牧科學院等10余家單位的3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
草原所王育青書記主持,中國農業科學院
吳孔明副院長、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楊劼、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局副局長李新海、內蒙古農牧科學院院長趙存發等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研討會開幕式上,
草原所侯向陽所長代表
草原所向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會議的背景和主題。本次研討會是當前我國草原生態保護建設進入了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牧區草原生產、生態和牧民生活問題的背景下召開,是
草原所“重點牧區草原生產生態生活配套保障技術及適應性管理模式研究”課題重要內容,旨在研討如何改善草原牧區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更好的推動草原牧區生產生態生活可持續發展。他指出,鄂爾多斯沙地草場改良試驗站是我國第一個研究沙地草原的綜合性試驗站,歷經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草原生態領域重要的試驗平臺,承擔著多項國家、省部級課題,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科研人員。他表示,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與專家學者共同交流,深入研討鄂爾多斯沙地草原試驗站的發展思路和科學規劃,為試驗站下一步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吳孔明、楊劼先后致辭,并指出,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和思想值得敬仰和學習,草原科學研究需要這種精神,支撐我們繼續前行。他們希望
草原所要從國家需求角度出發,整合優勢,凝練科學問題,強化科技創新,為推動草原科學的發展貢獻力量。
學術報告會上,李新海、林而達、侯向陽、王育青、趙來喜、上安淵、劉忠齡等7位專家就重點草原牧區生產生態生活可持續發展及適應性管理模式研究、氣候變化適應性評價及管理對策等方面做了精彩報告。
會議期間,在鄂爾多斯沙地草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舉行了李博院士塑像落成典禮,王育青介紹了李博院士生平,頌揚了李博先生在中國草業科學事業和中國科技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卓越貢獻。他表示,李博先生的塑像是一種草原科學人的科研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傳承永恒,激勵和激勵著我們為草原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創造更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