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玉米是我國第一大作物,在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進入21世紀以來,玉米種植區域與面積快速擴大、產業化進程加快,生產方式、種植技術由傳統向現代轉變,迫切需要普及玉米生產新理念、新理論和新技術。為滿足玉米種植者對現代生產技術的需求,作科所李少昆研究員牽頭編著了“玉米田間種植系列手冊與掛圖”。

該套作品具備4個特點,一是作品創作理念堅持讀者至上,根據目標受眾的理解能力、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設置科普內容和表現形式。前期在科技入戶、產業技術體系工作中進行了大量的需求調研,創作過程中充分征求目標受眾的意見,重印和改版時吸收讀者反饋,把讀者看得懂、用得上作為作品創作和出版的原則。二是科普內容先進、科學、針對性強。作品內容以現代玉米生產新理念、新技術為核心。主創人員將玉米科研、技術推廣和科普創作有機結合,組織玉米生產領域不同學科、不同產區的500余位一線專家聯合創作,準確把握國內外玉米產業發展方向和區域生產特點,主要技術來源于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成果以及全國玉米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保證了作品的科學性、權威性和技術的準確性。三是表現形式生動靈活。手冊和掛圖按我國玉米優勢產業區劃,立足各玉米產區生態、生產特點,分區域、分冊編寫,地域針對性強;采用以生產流程為主線、模塊化設計,以生產問題為切入點、典型圖片再現生產情景的表現形式,實用性強;采用手冊、掛圖等不同形式和不同文字版本,滿足差異化需求,受眾針對性強。四是探索創新農業科普傳播渠道。構建政府、企業、市場推廣相結合的作品發行模式:通過在政府公益性項目的廣泛應用,擴大作品的社會影響力;吸引涉農企業以本作品為載體進行玉米生產技術服務,購置并發放給用戶,提升企業形象和服務能力,促進了先進生產技術的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