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與植物保護”為主題的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7年學術年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吳孔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名譽副理事長陳劍平,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副校長宋寶安,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理事長、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所長陳萬權等出席會議。
吳孔明在致辭中提到,“十二五”以來,在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以及全體會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立足國際科技前沿,瞄準產業需求,積極推動了我國植保科技水平的整體提升,基礎理論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高新技術迅猛發展,核心關鍵技術進展顯著,科技創新基地和平臺建設扎實推進,有力地推動了我國植物保護學科的繁榮發展,產生了一批創新成果和優秀人才,為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吳孔明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決勝階段,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必須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面向全球、立足全局,深刻認識并準確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新要求和國內外科技創新的新趨勢,系統謀劃創新發展新路徑,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開拓發展新境界,加速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吳孔明強調,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大,為全國人民書寫了偉大復興的時代畫卷。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深刻調整和變革,希望學會在新一屆理事會的領導下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文件精神,抓住發展機遇,乘勢而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立足我國國情,遵循科技發展規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加快創新步伐,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貢獻更大力量。
大會邀請袁隆平院士、吳孔明院士和宋寶安院士分別作了“超級雜交稻新進展”“Bt棉花二十年:害蟲防治的理論與實踐”和“基于病菌和病毒導向的綠色農藥與分子靶標的研究”的學術報告。植物保護研究所長周雪平教授就“國際植物保護科學協會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
大會還舉行了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四屆先進省級學會和先進分支機構、第五屆青年科技獎、第二屆優秀學會工作者頒獎典禮。并選舉產生了由149名理事組成的第十二屆理事會和第一屆監事會;同時召開了《植物保護學報》《植物保護》和《中國生物防治學報》編委會會議。大會學術交流分設6個分會場,130多位參會代表作了口頭學術交流。評選出14個優秀青年報告獎。
學會名譽理事長成卓敏,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湖南省科協、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和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有關領導出席開幕式。來自全國31個省(市、區)的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廳(農委)植物保護站和農業高等院校負責人、會員代表、植保科技工作者共計1200余人參加了大會。(通訊員 劉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