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31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寧夏農林科學院承辦的水稻產業技術發展報告會暨寧夏水稻直播新品種新技術現場考察會在銀川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水稻所所長、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農業農村部超級稻專家組組長程式華出席會議。會議由水稻所副所長胡培松主持。
開幕式上,寧夏農牧廳副廳長楊明紅、寧夏農林科學院院長周東寧在致辭中歡迎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超級稻專家組的專家們參會指導,并簡要介紹了寧夏農業尤其是水稻產業發展形勢。
程式華指出,我國水稻產業發展仍然面臨產量高、庫存高和進口量高的“三高”市場形勢,面臨適宜輕簡化生產的品種和技術儲備不足而生產又急需的科技供求形勢,面臨土地租金與勞動力價格高企而種稻利潤下降的生產形勢,為此,今年國家主動調減南方早秈稻和東北井灌稻面積1000萬畝,主動加大出口力度去庫存,以期在確保口糧絕對安全的同時,適度降低稻谷庫存消費比,減輕財政儲糧負擔,加快推進稻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下一步,水稻體系要繼續加強水稻科技創新,加快綠色高效新品種新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為促進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作更大貢獻。
會上,王克劍研究員、朱德峰研究員等7位專家緊緊圍繞當前世界水稻科技創新前沿和我國水稻產業發展熱點,分別就水稻基因組編輯、鹽堿地水稻生產、沙漠種稻、稻田重金屬污染修復治理、稻米精深加工、水稻育種新趨勢和寧夏水稻直播技術等作了學術報告。程式華研究員還部署了下一階段水稻體系重點任務,要求各位體系專家珍惜機會、努力工作,不折不扣完成任務書簽訂的各項工作任務。
超級稻專家組成員和課題主持人、體系崗位專家、綜合試驗站站長及其團隊成員,寧夏科技廳、科協與自治區水稻體系成員等領導和專家20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陳鎏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