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農田有機污染生物消減創新團隊揭示了載體負載技術提升固定化菌群去除四環素的生物學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術 (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抗生素是典型的新污染物,開發綠色、高效且經濟實惠的抗生素去除技術,對于減輕農田抗生素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該研究探究了固定化微生物菌群高效去除四環素的潛力,并對蘆葦炭、麥麩、稻殼炭等6種不同載體材料的適用性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菌群負載蘆葦炭去除四環素效果最佳,其效率高達92%;相較于游離菌群,麥麩負載菌群去除四環素效率提高了11.43倍。蘆葦炭、麥麩等載體的添加顯著增加了菌群可利用的碳、氮等營養物質含量,大幅提高了微生物的生物量。此外,菌群固定化后細胞內外過氧化氫酶的活性均顯著增強,該酶在四環素降解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無色桿菌和副土地桿菌是潛在的關鍵降解菌,載體材料顯著增強了菌群間的相互作用,大幅提升了四環素的降解效率。研究成果為固定化菌群應用于有機污染土壤和水的生物修復提供了方法支撐。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通訊員:姚金玲)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4.13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