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牧草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研究發現調控紅豆草縮合單寧生物合成的關鍵基因,為牧草的品質改良提供了重要參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反芻動物臌脹病會限制該類動物生產效率,對畜牧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飼喂富含縮合單寧的飼草可以顯著降低反芻動物臌脹病發生率,提高動物抗氧化能力。
紅豆草和紫花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研究人員通過對紅豆草種質資源中的縮合單寧含量進行檢測,篩選出富含縮合單寧和不含縮合單寧的紅豆草種質資源;通過轉錄組測序,鑒定出參與縮合單寧合成的關鍵酶基因和調控基因。進一步研究發現MYB類轉錄因子的過量表達可以提高紫花苜蓿毛狀根中縮合單寧的含量。
該研究篩選出的高縮合單寧含量的紅豆草種質資源為品種選育和新型飼料添加劑開發提供了材料,鑒定出的縮合單寧合成關鍵基因為改良牧草品質提供了候選基因。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付松川)
原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941918/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