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清潔流域創新團隊研究發現,采用土壤酶譜分析法可有效評估土壤腐解微食物網狀況。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宏(iMeta)》上。
土壤腐解微食物網是由微生物和微型動物通過營養互作形成的地下生物網絡,在維持土壤健康和生態多功能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土壤腐解微食物網直接表征方法過于復雜的問題,該研究提出可通過“土壤酶譜分析”派生的系列參數來綜合反映土壤腐解微食物網狀況。
該研究以退耕還林后的土壤為對象,系統評價了酶活碳氮計量比、總酶活、酶活多樣性、酶活通道指數等土壤酶譜生態指標和腐解食物網關鍵特征的變化與聯系。研究顯示,長期退耕還林后土壤酶譜指標與腐解微食物網的底物氮限制、生物群落大小、物種多樣性、分解通道等特征參數存在密切相關關系,證明土壤酶譜分析法對于腐解微食物網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該研究為今后采用土壤酶譜分析法間接簡便的評估土壤腐解微食物網狀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王佳)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02/imt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