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野生棉研究課題組聯合國內高校發現一種具有野生棉遺傳背景的新型陸地棉不育系,并對其花粉敗育機理開展了相關研究,該研究結果為野生棉遠緣雜交創制新型不育系和棉花雜種優勢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工業作物與產品(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上。
作物雜種優勢利用是提高作物產量、品質和抗性的有效途徑,細胞質雄性不育種質創新是雜種優勢利用的基礎。該研究發現并分析了一種具有野生棉遺傳背景的新型陸地棉細胞質雄性不育系LD6A及其保持系LD6B的花藥發育過程。結果表明,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中線粒體核糖體基因rps4和rpl10序列的異常,核糖體失活蛋白Abrin高表達,可能破壞了線粒體膜結構,從而導致了小孢子的敗育。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項目博士后計劃的支持。(通訊員 梁冰)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ndcrop.2023.116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