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13日,由中國農業經濟學會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承辦的中國農業經濟學會2016年年會在蘇州召開。此次會議研討主題為“促進產業融合,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農業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陳曉華,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杰,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等領導出席會議。
會上,陳曉華作了題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題報告。他表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央在新形勢下做出的重大決策,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當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抓好去庫存、降成本和補短板3項任務。在去庫存方面,要聚焦在玉米和棉花上;在降成本方面,要多措并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補短板方面,要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陳曉華希望大家深刻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研討主題,廣泛交流、深入研討,形成更多有益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農業而共同努力。
陳錫文作了題為“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若干問題”的大會報告。他認為,由于我國經濟市場的價格管控、國際市場價格的大幅變化、全球經濟復蘇的困難重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等原因,導致我國農產品出現一方面糧食產量不斷增長、另外一方面進口數量也不斷增加的問題。他認為,要通過科技提高效益、通過市場價格形成產業調整、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加快中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的創新和完善、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等舉措,有序解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若干問題。
陳萌山作了題為“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現代化”的主題報告。他指出,科技創新在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引領作用,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已呈現出領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局面,把握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重點任務。陳萌山強調,當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還存在供給側技術引領和儲備不足、協同創新能力不夠、科研與產業結合不緊等問題,必須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一是強化農業科研院校的創新主體地位;二是持續加大農業科技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三是增強創新主體資源的配置自主性;四是建立適應科研創新要求的穩定機制;五是繼續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六是加快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和全球布局。
尹成杰在“普惠共享是制定‘三農’政策的重大理念”的主題報告中指出,當前我國處于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提高三農政策的普惠性和共享性是加強現代農業建設的重點。因此應該制定普惠共享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扶持的力度,不斷轉變政策思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有力推進普惠共享政策的有效實施。
本次會議還安排了“長江學者高端對話”環節和分組交流。黃季焜、黃少安、羅必良、朱信凱、馬恒運等5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圍繞“農業經濟理論的發展與創新”進行了深入的對話交流。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中國農科院農經所所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秘書長王東陽等專家學者38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曹新明)
會上,陳曉華作了題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題報告。他表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央在新形勢下做出的重大決策,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當前,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抓好去庫存、降成本和補短板3項任務。在去庫存方面,要聚焦在玉米和棉花上;在降成本方面,要多措并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在補短板方面,要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陳曉華希望大家深刻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圍繞研討主題,廣泛交流、深入研討,形成更多有益于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真知灼見,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農業而共同努力。
陳錫文作了題為“關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若干問題”的大會報告。他認為,由于我國經濟市場的價格管控、國際市場價格的大幅變化、全球經濟復蘇的困難重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等原因,導致我國農產品出現一方面糧食產量不斷增長、另外一方面進口數量也不斷增加的問題。他認為,要通過科技提高效益、通過市場價格形成產業調整、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加快中國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的創新和完善、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等舉措,有序解決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若干問題。
陳萌山作了題為“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現代化”的主題報告。他指出,科技創新在推進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引領作用,當前我國農業科技已呈現出領跑、并跑、跟跑“三跑”并存的局面,把握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是農業現代化的重點任務。陳萌山強調,當前我國農業科技發展還存在供給側技術引領和儲備不足、協同創新能力不夠、科研與產業結合不緊等問題,必須不斷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一是強化農業科研院校的創新主體地位;二是持續加大農業科技財政資金的投入力度;三是增強創新主體資源的配置自主性;四是建立適應科研創新要求的穩定機制;五是繼續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六是加快農業科技國際合作和全球布局。
尹成杰在“普惠共享是制定‘三農’政策的重大理念”的主題報告中指出,當前我國處于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提高三農政策的普惠性和共享性是加強現代農業建設的重點。因此應該制定普惠共享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扶持的力度,不斷轉變政策思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有力推進普惠共享政策的有效實施。
本次會議還安排了“長江學者高端對話”環節和分組交流。黃季焜、黃少安、羅必良、朱信凱、馬恒運等5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圍繞“農業經濟理論的發展與創新”進行了深入的對話交流。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中國農科院農經所所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秘書長王東陽等專家學者380余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曹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