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29日,由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
麻類研究所承辦的“苧麻高產高效種植及多用途技術培訓會”在長沙召開。來自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6個苧麻試驗站的站長和團隊成員,27個主產縣(市、區)的60余名農業主管部門領導、企業代表、麻類種植大戶、技術骨干等參加會議。會議由體系首席科學家、麻類所所長熊和平研究員主持。
會上,熊和平對“苧麻高產高效種植與多用途技術”的研發進展做了簡要介紹,并指出,該技術是針對當前苧麻產業面臨效益低下、機械化水平低以及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而摸索出來的一條“種養加”結合、生產機械化的高效循環農業模式。從目前的研究和示范情況看,該技術非常符合中央1號文件對農業技術“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得到了農業部科教司領導的高度肯定,為苧麻尋找到一條發展新出路,他要求各試驗站做好試驗示范工作,將該技術成果迅速應用到生產中。
與會專家詳細介紹了“苧麻高產高效種植與多用途技術”的實施思路、技術要點和應用效果等內容,并結合現場觀摩,對新模式不同于傳統生產方式的機械化種收、青貯飼料加工、草食動物喂養、食用菌栽培、下腳料生產沼氣、有機肥還田等技術進行了演示與講解。各苧麻試驗站站長介紹了各站開展多用途技術試驗示范工作的近況和工作計劃。
據悉,此次培訓會是結合“農業科技促進年”進行的一次會議,旨在促進苧麻高產高效種植與多用途技術的交流,加快該技術成果的應用轉化,推動苧麻種植、草食動物養殖和食用菌產業的協同發展。培訓的技術反映了在苧麻副產品利用研究的突破性進展,以苧麻莖葉等加工成草食動物飼料,麻骨用于食用菌培養基質和畜禽廢料生產沼氣等多項綜合技術,大大提高了苧麻的經濟價值,有利于農民增收。(通訊員 王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