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畜產品質量安全創新團隊將在線軟電離質譜鼻技術應用于牛奶的產地溯源研究中,成功區分了紅原牦牛奶和其他三個產地(天津、內蒙、河南)的奶樣,并準確識別了地理標志紅原牦牛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上。
地理標志產品的產地保護是當前食品真實性領域的焦點問題之一。目前針對地理標志產品產地識別的常用技術普遍存在預處理復雜、費時、耗溶劑等局限性,因此建立快速、準確的地標乳制品真實性評估方法是必要且緊迫的。
為了提高分析效率并確保真實性鑒別的準確性,科研人員采用在線軟電離質譜鼻技術結合多元統計數據分析展開紅原牦牛奶的真實性評估,最終確定了區分紅原和其他三個產地的 28 個潛在標記物,挖掘出六種化合物是地理標志產品紅原牦牛奶的特征化合物。該研究表明,SICRIT-QTOF MS 可作為一種快速、易操作和非靶向的分析技術,用于鑒別地理標志乳制品,為乳品的原產地溯源提供了一種有潛在價值的方法,為地理標志產品的品牌保護提供了新思路。
該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劉全吉)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38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