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德權研究員主持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畜禽宰后減損、分級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張天佐局長、姜倩調研員,農業部科技教育司張振華處長,財政部教科文司李文進處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管理局王小虎局長、加工所戴小楓所長等出席會議。項目管理部門領導、各課題負責人、團隊成員等共計8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王強副所長主持。

李文進指出,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13年財政部加大了對農產品加工領域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支持的力度,立項14項,立項經費超過2億元。他強調,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視經費管理,加強財務監管,將經費管理放到與科研任務管理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定要借鑒前期同類項目驗收的有益經驗,杜絕財務隱患;項目承擔單位與各課題承擔單位在簽訂任務書的同時,一定要明細權責,確保項目資金安全。
張天佐根據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和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的特點、定位,提出了3點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視,加強管理;二是要體現公益性、實用性和經濟性原則;三是要實現“六個一”的目標,即攻克一批技術難題、研發一批設施裝備、建立一批標準、建設一批示范樣板、鍛煉一批研發隊伍、形成一套好的制度和經驗。張振華要求,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來源于產業,目的就是要解決產業面臨的共性技術問題。他希望各位專家把握好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的定位,充分利用好這個平臺,將科研和生產緊密結合,把研發任務落到實處,做出成效。王小虎表示,中國農科院一直都高度重視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項目,首席專家和承擔單位務必要高度重視,執行好項目,合理、高效、有效地用好經費,保障財務安全。戴小楓代表項目主持單位對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強調,農產品加工科研工作者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大家一定要抓住這次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立項的良好契機,針對產業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開展聯合攻關,研發一批先進、實用、經濟、適用的技術裝備,支撐產業發展。
張德權對項目的立項依據、總體目標、研究任務和研究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14位課題及子課題負責人就各自承擔的任務進行了詳細匯報。經過認真討論,明確了各承擔單位的任務分工、考核指標和實施方案,成立了執行專家組,為項目的全面啟動實施和取得突破性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礎。(通訊員 李紫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