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馬琳博士的光誘導的自組裝機理在傳感器陣列中的應用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利用光誘導的碲化鎘(CdTe)量子點的自組裝現象,同時完成了10種蛋白質的可視化識別區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期刊《材料化學雜志B》上。
在光誘導的自組裝機理在傳感器陣列中的應用研究中,馬琳博士以兩種不同發射波長的碲化鎘(CdTe)量子點為傳感單元,基于光引發的自組裝原理,構建了多通道熒光傳感器陣列,根據碲化鎘(CdTe)量子點熒光顏色及強度的變化,實現了10種不同種類蛋白質的同步可視化區分檢測。該傳感器陣列構建簡單,不需要昂貴的專業儀器或技術人員,在一臺單一激發波長的紫外燈輔助下,即可肉眼完成蛋白質的識別檢測,非常適用于經濟欠發達地區。該傳感器同樣可以識別變性后的10種蛋白質與人尿液中的8種蛋白質,證明其在大分子空間構象識別及臨床檢測中具有一定應用前景。
據了解,馬琳博士自2014年6月到蠶業所工作以來,主要從事發光納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在生化分析中的應用研究。2016年入選中國科協首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中國科協3年科研業務指導和45萬元經費支持。(通訊員 王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