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油料所召開現場演示會。會上,一桶清亮的菜籽油倒入了生物柴油中試反應釜,經過催化、脫脂等工序后,被一臺50匹馬力的輪式拖拉機“喝”下,歡快地跑了起來,一路轟鳴。
榨出這菜籽油的就是油料所利用生物技術綜合現代工藝,花費6年時間培育出的“高蓄能”能源油菜——中油036。該所所長王漢中介紹,雖然它的外表與一般油菜別無二致,但它的含油量則比常規品種高出20%,達到51.97%。由于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長江流域中游地區屬于油菜的低含油量區,如果這個品種拿到青海等高海拔地區種植,其含油量至少可達到56%。
生物柴油是以廢棄油脂、大豆、油菜等原料制成的液體燃料,作為石油的優質替代品,具有無毒、能生物降解、基本無硫和芳烴,可以任意比例與石化柴油混兌等優越性。
面對我國日益嚴峻的石油安全問題,油料所于去年提出戰略性建議:在我國實施油菜生物柴油計劃,建造永不枯竭的“綠色油田”。該建議一經提出,就在全國引進很大反響,并受到中央有關領導的重視。湖北省委、省政府批準依托油料所組建了“湖北省能源油料作物與生物柴油研究中心”,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產業化;武漢市人民政府已將此項目列入該市繼激光、汽車、光纜通訊后的第四大產業支柱予以全力支持;國外也有多家大型跨國公司提出合作開發意向。
王漢中認為,“高蓄能”能源油菜新品種——中油036的培育,將為我國推動生物柴油計劃邁出關鍵性的一步。菜籽油轉化為生物柴油的比例為1∶1,有了高含油量品種做支撐,在不影響我國糧食生產的情況下,可利用整個長江流域4億畝以上的冬閑田發展能源油料生產。經過努力,將我國能源油菜的畝產量提高到200公斤,含油量提高到50%是完全可能的。屆時,我國每年可依靠能源油菜生產6000萬噸生物柴油(其中4000萬噸來源于油菜,2000萬噸來源于油菜秸稈的加工轉化),相當于建造1.5個永不枯竭的“綠色”的大慶油田。
分享到
“生物柴油”計劃邁出關鍵一步
發布時間:2006-03-02
|來源: 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