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優質功能畜產品創新團隊繼開發出富葉酸雞蛋、富ω-3雞蛋后,在富蝦青素雞蛋研究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明確了蝦青素與蛋黃顏色之間的線性關系,探明了蝦青素的富集規律、轉化效率和形態變化,為天然蝦青素的應用以及富蝦青素雞蛋的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家禽科學(Poultry Science)》上。
據團隊首席張軍民研究員介紹,天然蝦青素是一種非維生素A原類胡蘿卜素,具有抗氧化、抗癌、著色等多種生物學功能。雨生紅球藻作為天然蝦青素的重要來源已被批準作為新食品原料和飼料原料。為探究天然蝦青素的應用效果以及在雞蛋中富集程度,研究團隊以蛋雞為靶動物,創新利用不同樣品中蝦青素含量及形態分析方法,對天然蝦青素的有效性和耐受性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評價。結果表明,天然蝦青素可長期安全地應用于蛋雞飼糧,所產雞蛋中蝦青素富集量可達2.16 毫克/枚,含有的蝦青素結構包括反式、9-順、13-順三種同分異構體。此外,研究團隊與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代謝調控與營養強化團隊合作完成了富蝦青素玉米分析及其應用于蛋雞的營養有效性評價。結果顯示,來源于富蝦青素玉米和雨生紅球藻的蝦青素具有相似的同分異構體,兩者應用于蛋雞飼糧時可發揮同等的營養有效性。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付松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