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國家食物與營養健康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發起并共同主辦的“首屆精準營養與食品3D打印國際研討會”在京召開,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賈敬敦、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戴小楓、中國農科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郝衛平出席會議。會議由加工所副所長張德權主持。
會議強調,未來中國營養健康事業將經歷大眾干預、特殊人群干預、個性化全生命周期精準營養三個階段,目前正處在營養大眾干預階段,2020年將進入特殊人群干預階段,2035年以后將進入到個性化精準營養服務的產業示范與應用階段,到2050年建國一百周年時,將實現個性化全生命周期的精準營養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建立大數據體系,包括個性化健康大數據與營養需求大數據庫、大食物營養大數據、實時在線營養與健康監測系統和智能化精準營養管理系統,最終通過個性化制造生產營養健康的產品,精準營養食品3D打印技術將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核心。
21位國內外特邀專家圍繞精準營養與3D打印科學前沿、食品3D打印產業發展趨勢、精準營養健康產業面臨的問題、機遇和挑戰等方面,從精準營養和食品3D打印的關系、食品3D打印新技術與裝備、精準營養與疾病的關系、甾醇、槲皮素等活性物質與精準營養、3D打印技術在老年食品、特醫食品等食品領域的應用、健康管理、食品3D打印技術商業化之路等多個方向和角度進行了專題報告。中國農科院加工所專家詳細介紹了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創新團隊在食品3D打印食原材料、精準營養配方、打印技術與裝備方面的研究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活動發布了精準營養與食品3D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成果,代表們一致倡議建立全球首個國際精準營養與食品3D打印科技協會,召開了成立籌備會。活動期間,參會代表為“中國農業科學院精準營養與3D打印先進制造研究中心”揭牌。
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代表80多人參加會議。(通訊員 杜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