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領導和全國植保部門協助下,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承擔測算的我國農藥利用率數據經專家論證后,在農業農村部召開新聞通氣會上發布。2019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農藥利用率為39.8%,比2017年提高1.0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3.2個百分點。據介紹,農藥利用率是指作物靶標農藥沉積量占施藥總量的比率。農藥利用率是衡量農藥科學施用水平的重要指標,也是評價農藥減量增效的重要指標。
施用農藥是防病治蟲的重要措施,事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為完成農藥利用率測算任務,植保所農藥應用工藝組開展了5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了環保、快速的農藥沉積利用率測定方法,并獲得國內外同行認可;二是牽頭制定了農業行業標準“大田作物莖葉噴霧的農藥沉積利用率測定方法”,并在全國推廣應用;三是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19省(區)科學布設田間測試點,對水稻、小麥、玉米在不同生育期進行了102個實地測試;四是根據田間試驗數據,分析農藥制劑、施藥機械、施藥技術、操作水平等因素對農藥利用率的影響,建立農藥利用率數學模型;五是開發了具有自主軟件著作權的農藥利用率計算軟件。(通訊員 歐陽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