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課題及子課題負責人分別就2012-2014年工作進展、企業示范落實情況、經費執行、下一步工作計劃和課題亮點等進行了匯報。項目啟動兩年半以來,各課題組圍繞田間、收獲、貯藏、加工等環節開展了糧油真菌毒素全產業鏈控制技術研究。在田間生物防治方面,篩選出黃曲霉毒素抗性品種7個、種植面積累積1730萬畝,利用不產毒黃曲霉菌和鐮刀菌拮抗菌進行田間示范,顯著降低了產毒真菌的侵染和毒素的產生。在收獲后產地快速干燥方面,研制出了高效能的花生/玉米穗、水稻/小麥箱式換向通風干燥機。在糧油真菌毒素污染選別方面,研制了小麥重力分選設備和霉變谷物激光選別設備,污染谷粒去除率90%以上。在糧油貯藏方面,研制出糧油原料密閉貯藏配套技術及產品,并在2家企業進行了示范;獲得了抑制產毒真菌生長和毒素產生的具有高度揮發性的天然提取物,并開發了霧化裝置。在真菌毒素加工去除方面,研制了小麥清理、加工去除DON毒素、花生油紫外脫毒等12項技術,并在魯花集團等4家企業進行了示范。在真菌毒素生物降解去除方面,獲得黃曲霉毒素高效降解菌株7株,降解率最高達89%;玉米赤霉烯酮高效降解菌株12株,降解率最高達100%,且降解菌株安全無毒,可作為菌劑直接添加到飼料中;表達玉米赤霉烯酮高效降解酶1種,該酶和降解產物均安全無毒,可作為酶制劑使用。在真菌毒素檢測方面,研發出比市售同類產品靈敏度提高5-10倍的毒素快速檢測產品2項,研制免疫層析快速檢測儀器1臺。
姜倩對項目的執行和取得的進展給予了充分肯定,要求進一步凝練工作重點,提高效率、避免重復研究,實現項目內部資源和信息共享;要加強團隊合作,切實解決產業的技術難題。項目首席專家劉陽研究員要求各單位要進一步凝練重點、培育重大成果,組織執行專家組成員針對企業示范推廣、中期內容調整等進行深入研討。執行專家組成員經過充分討論,在凝練項目亮點、形成標志性成果、輕簡化技術熟化與集成示范、研究內容調整、基礎數據共享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會議期間,項目組還參觀了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制的快速干燥設備及其他農業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