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農業科學學報)》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作物產量與效率層次差異及其豐產增效機理”項目聯合發布了“縮減作物產量與效率層次差異保障糧食安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專刊。
專刊系統研究報道了縮小作物產量層次差,提高作物單產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區域均衡增產和高產高效協同的相關研究成果,對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理論和實踐指導意義。專刊由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揚州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廣東省農科院、四川省農科院等多家單位完成。
據悉,為確保我國“十三五”期間糧食安全、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2016年,科技部啟動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糧食作物產量與效率層次差異及其豐產增效機理”項目。該項目主要以玉米、水稻和小麥三大糧食作物為研究對象,面向東北、黃淮海和長江中下游三大糧食主產區,以四個產量水平(光溫生產潛力、高產紀錄、大面積高產和平均產量)與四大資源要素(光、溫、水、肥)利用效率差異形成與調控機制研究為核心,從產量與效率層次差異的模擬估算、主控因子、生理機制以及縮減產量與效率差異的栽培技術途徑4個方面進行系統研究。(通訊員 雷潔)
專刊在ScienceDirect網絡出版平臺上全文開放獲取(Open Access)。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vol/20/issu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