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農業水資源優化配置與調控技術創新團隊揭示了不同淺層地下水埋深情況下小麥高產節肥施氮策略,為淺地下水埋深區水肥高效利用和農業綠色發展提供理論依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上。
水分及氮肥管理是糧食生產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環節,但施氮量與地下水埋深對作物產量及水氮利用的交互作用目前并不明確。科研人員根據不同地下水埋深及施氮水平情況下冬小麥的生理生長、產量、水分利用效率、地下水日消耗速率等指標,綜合考慮增產、節氮及環境效益,研究結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介于0.6~0.9 米時,增施氮肥顯著促進植株葉片生長及地下水消耗,進而增加小麥產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40~300公斤/公頃是較合理的施氮閾值;地下水埋深介于1.2~1.5米時,施氮量超過240公斤/公頃會降低冬小麥關鍵生育期綠葉面積和水分消耗,導致產量下降,150~240公斤/公頃是較合理的施氮閾值。該策略可減少小麥季20%~50%施氮量。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資助。(通訊員:單文晴)
原文鏈接:
https://doi:10.3389/fpls.2023.111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