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入侵生物預防與監控創新團隊聯合國內有關科研單位,首次完成南亞果實蠅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組裝,并對其進行了結構和功能注釋。該研究填補了南亞果實蠅基因組數據的空白,對了解其遺傳學、生態學和進化學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南亞果實蠅及其他近緣物種的科學防控提供了數據基礎。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數據(Scientific Data)》上。
南亞果實蠅是多食性農業害蟲,危害多種經濟作物,近年來其分布范圍不斷擴張,對農業生產造成巨大危害。為得到高質量基因組,研究人員首先構建了南亞果實蠅的實驗室種群,經過9代近交降低雜合度后,采用單分子測序技術結合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組裝得到421.79兆(Mb)基因組。共鑒定了20922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其中17251個基因同時被功能注釋。經評估,基因組組裝完整度為99.7%,注釋完整度為97.6%。這一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將為進一步研究南亞果實蠅的環境適應性和入侵機制提供研究基礎。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郭建英)
文章鏈接:https://rdcu.be/dsv53